“二師兄”跌下“神壇”,降價到14元,11月還會“連環降”嗎
最近幾個月的“二師兄”并不是很給力,其身價從9月初的18元一路下跌到現在的不足14.8元,,一斤下降3元多,對于養豬人來說,十四五元的價格已經不是“神價”了。我們可以簡單算一下現在出欄一頭肥豬能有多少利潤?
豬價北漲南平,降價到14元
首先我們看一下11月9日生豬價格漲跌表,整體呈現穩中有漲的狀態,其中華東區、華北區和東北區全線上漲,而西南區、西北區、華中區、華南區以穩定為主,只有云南和海南兩地下跌。
其中上漲區域是以生豬產區為主,隨著此前南方區域價格的下跌,南北價格差再次拉大,而且最近幾天天氣晴好為主,北豬南下順暢,促使產區價格開始上漲。穩定區域是以生豬銷區為主,部分地區陸續進入了腌臘制作季節,而且北方豬價上漲,說明豬販子收豬難度上升,南方暫時處于供需平衡狀態。
“二師兄”跌下“神壇”
按照毛豬300斤出欄,從出生到出欄全程料肉比3.5,也就是說需要1050斤的飼料,飼料價格目前已經先后上調了8次,按照2元/斤計算,一頭豬的育肥成本需要2100元,如果是自繁自養,出生一頭仔豬需要500元左右的成本,如果是外購仔豬則需要1000元左右的成本,再加上人工、水電等其他費用,自繁自養需要投入接近3000元,外購仔豬則需要投入3500元左右。結合當前15元左右的價格,自繁自養出欄一頭肥豬有1500元利潤,外購仔豬僅有1000元左右的利潤,這相比此前動輒3000甚至4000元的利潤來說已經很低了。
11月還會“連環降”嗎
9月和10月兩個月,豬價可以說是連環降的,連續9周持續下跌,專家也預測豬價進入了下跌周期,按照此前的走勢,11月的豬價也難逃連環下降的風險,不過幾個利好因素對豬價保持穩定還是有利的:
1、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農民農忙結束,今年糧食價格比較高,農民收入增加了不少,正好趁豬肉降價時補補;
2、 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倒逼豬價上漲;
3、11月西南地區腌臘,12月華南地區腌臘,北方臘腸的制作,都算是豬肉消費的剛需,而剛需對豬價的提振作用也是最強的。
綜合來說,11月豬價大概率不會出現“連環降”,反而會因為供需雙方的博弈而進入窄幅漲跌調整的狀態,預計11月中旬會以窄幅下跌為主,到了11月下旬則會以上漲調整為主。華東區將維持在14.5-15元,華中區維持在14.5-15.5元,華南區維持在15-16元,華北區維持在14-15元,東北區維持在13.5-14元,西南區維持在15-1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