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75%來襲,今年偏冷嗎?冬小麥要“早播種”?答案來了!
導讀:進入秋季后,氣溫逐步轉涼,在農村,關于今年冷暖的討論也越來越多!當然,對于農民來說,或許是為冬小麥的播種提前轉變吧!畢竟,俗語有“麥無兩旺”,倘若入冬前,氣溫較暖,小麥播種過早的話,提前分蘗,那么,來年小麥的漲勢或將較差,這也將影響來年莊稼的收成!
眾所周知,在我國,秋冬季節氣候的冷暖,多與厄爾尼諾以及拉尼娜現象有關,去年的冬季與往年大致相同,而前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較大,冬季普遍偏暖!進入2020年9月后,近期,相關氣象專家通過模型分析,受中東赤道太平洋地區,海表溫度異常,從8月以來,此地海表溫度一直維持在-0.6~-0.8℃左右,低于拉尼娜-0.5℃的閾值,因此,氣象專家預測,今年秋冬季節拉尼娜發生概率也將達到75%!
據科學報了解,今年入冬后,或將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對于歐亞高緯度地區,環流以徑向影響為主,對于我國來說,入冬后冷空氣活動或將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或將偏暖!不過,由于近些年來,受人類活動影響,溫室氣體不斷排放,氣候偏暖或將抵消拉尼娜制造的“冷冬”,因此,筆者認為,今年入冬后氣候或略有偏冷,與往年同期相近!具體情況,以官方發布為準(www.Lmzz.net)。
因此,倘若,今年偏冷的話,那么,冬小麥的播種自然要提前幾日!不過,由于全國變暖的事實,預計,今年氣候與往年相近,而對于冬小麥的播種來說,更應根據小麥生長環境來定!
在魯西南地區的農村,老人常說“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這也有一定的到來,在筆者的家鄉,一般情況下,國慶后陸續完成冬小麥的播種!不過,我國北方冬小麥種植較為廣闊,而播種時間也各不相同,普遍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完成播種工作!
當然,小麥播種與溫度息息相關,早播種,溫度高,出苗過快,入冬前瘋長,容易大量消耗養分,更易受凍!而晚播種的話,由于溫度過低,小麥萌發受影響,冬小麥容易出現苗小、弱的現象,因此,就今年來說,選擇合適的溫度播種才是關鍵!
據了解,對于冬小麥來說,播種溫度一般要控制在16~18℃,土壤溫度在17~19℃左右,這有有利于冬小麥的萌芽,有利于苗壯,確保小麥安全越冬,當然,越冬前也要澆水,有利于冬小麥安穩越冬!
拉尼娜75%來襲,今年偏冷嗎?冬小麥要“早播種”?答案來了!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為筆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