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新規出臺,“限高限寬”全面拆除!農民卻不理解,咋回事
這些年來,隨著公路“村村通”的不斷推進,農村的道路修得越來越好了,很多村子內外的主要道路,都已經完成了硬化。多數村民即使下雨天出門,也可以做到鞋不沾泥,這比起過去農村普遍是土路的時候,發展進步得實在太大了。
農村修路來之不易,一些村子里,農民可能都盼了幾年、十幾年,才輪到自己村子里新修了路。像筆者老家村子,早在二十多年前,村民就自己集資修了一條柏油路。這是村里第一條硬化路,走了四五年開始破舊,到七八年時就完全跟土路差不多了。村里人都盼著修路,一直又等了近十年,才終于修通了全新的水泥路。
正是因為修一次路不容易,農民才格外珍惜。在有的村子里,新修的路,卻經常有不是本村的大貨車、重型卡車通過,車來車往。由于村道等級低,設計時就沒有考慮經常會走大貨車、大卡車,這些車輛經常過往,很快就會壓壞道路。
為此,經常有大車經過的村子,一般都會自己在村道路口處設立起限寬墩或者限高架,來阻止大貨車通行。這樣做,能大大延長村道的使用時間。這種“先進經驗”,很快蔓延到了各地農村,很多村道上都建起了各種限寬限高設施。
但這其實是違背相關規定的,因為農民自己是無權設立任何限寬限高設施的,只有縣級交管部門才可以設置。近期,多個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各級道路上的限寬、限寬設施,違規設置的一律拆除。其中明確提出,擅自在鄉道、村道上設置的限高限寬設施,必須堅決拆除;在鄉道、村道上設置的影響衛生急救和消防車輛應急通行的、存在安全隱患的、用于向通行車輛收費的限高限寬設施,必須堅決拆除。
通知發出之后,很多地方都開始清查、整頓農村道路限寬限高設施。像湖南,日前就在全省開展了整治違規設置妨礙貨車通行的公路限高限寬設施和檢查卡點工作。截至目前,已經拆除了42處限高限寬設施,其中鄉道上9處,村道上6處。海南省也開始整治,對本地區道路既有限高限寬設施和檢查卡點全面排查,不符合規定的都要拆除。湖北、山東、江蘇等省份也陸續開始類似行動。
各種泛濫的限寬限高設施,影響了大型車輛進出、通行,現在不合規的一律拆除,各種車輛都能進村,道路更加暢通,要說應該是好事,但卻有農村人不理解,覺得不應該拆除農村道路上的限寬、限高設施。這是為啥呢?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路。農村人私自設立的限寬、限高設施,目的是限制重型車輛通行,從而保護好村里的道路。大型車輛按理來說,都應該走國道、省道這種高級別的道路,但有的車輛為了逃避超載檢查、走近道等原因,繞道附近的村道、鄉道。這種車走得多了,農村的路自然爛得就快了。路爛完了,繞道的卡車大不了換條新路,附近的村民就不方便了。
農民希望,如果真的要拆除農村的限高、限寬設施,那也要嚴管各種大型車輛,一來嚴查超載,二來限制他們繞路村道,都規規矩矩地走省道、國道,不要來禍害農村道路。
對于全面拆除農村公路上的限寬、限高設施,你支持嗎?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